整理 | 孫文敏
來源 | 教培校長參考
、基業常青是活得好,基業長青是活得久。我們要活得久?還是要活得好?
、大家覺得中公教育很光鮮,但我是創始人,作為團隊主要負責人,我會看到千瘡百孔,中公隨時會倒下,我每天如履薄冰,特別想把一天的個問題解決好。
、一定要警惕資本,慎用資本。如果被資本*,一定會走上暴利之路。
、如果一件事情的初心,夾雜了很多功利的色彩,金錢和權力的考慮,這件事情別看一開始多么的順利,后結果都是很糟糕。
、尤其今年,倒閉潮、在線潮競爭亂象、OMO潮等大環境下,我們該怎么辦?我想說,今年我們活下來是上天*的給予,活下去就是硬道理。
、我特別希望中公教育的老師能夠為了學生奉獻全部。特別希望中公教育老師背后的家庭能夠有善的精神。特別希望大家去影響浮躁的社會,讓社會更加回歸本真,讓人性更加溫暖。
四段重要的人生經歷
我爸爸是山東德州的,后來闖關東到吉林通化,和我媽相遇結合,我就出生在這個地方。小時候,我們家是非常貧窮的工人家庭,記憶比較深刻,家里每月的工資只有多塊錢。
我有三個姐姐,困難的時候,四個孩子都在上學。好在我爸媽為人比較好,親戚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持,在大家的接濟下,我才能夠把中學課程讀完。
我特別感謝這段苦難的時期,在一個貧困的家庭,經歷了貧困的生活,鍛煉了我很多的品質。尤其是那時候作為兒子,特別想為父母分擔的思考、追求,才成就了我的今天。我爸是特別愛創業的人,我媽特別寬松,教給了我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。這是我人生的*階段。
第二個階段,我講講為什么創業。
年,到讀書是我人生的第二個階段。別人在讀書是一件很快樂享受的事情。我在面臨的*個問題就是活下去,一個月生活費多塊錢,伙食費大概塊左右。那時候我同學的伙食標準在塊錢左右。所以一般我只能吃兩飯,買三毛錢的蝦米白菜,喝食堂免費的粥。 后來我在捐*個*的時候,特別要求*捐到后廚。
現在中公教育在全國各地的學校、培訓機構,我都告誡負責食堂的同事,一定要設立固定區域,提供免費的粥、免費的湯,免費的咸菜,要讓那些現在貧窮未來一定會非常強大的人,有機會活下去。
畢業后,就面臨選擇。那時候每一個政府管理學院的學生,基本上走得要么是*研留校,要么是走像*總理一樣的路線。我從來沒想過創業。
某種意義上,我是被同學逼出去創業的。他是我的好同學,平時抄我的作業,抄的成績比我高,又走和我同樣的路,把我逼得太遠了,但是我非常的感激他。我*次在人生的重大關頭,明白了簡單的人性。一個人平時多好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面對重大利益和選擇他會怎么做。人品的高貴不是說出來,人品的高貴是做出來的。后來我同學在北京繼續讀了碩士,博士,成了集團副總裁。所以每次見面我會說你逼出了一個中公教育。后來,在中公需要人才的時候,他來幫我一起開創新的未來。
我人生的第三個階段,就是創業。
剛畢業創業。人民日報、*青年報都在圍繞自主創新、北生創業做采訪。我們也上了當時火的《東方之子》。但全程記錄到兩個月的時候,我們內部發生了重大股權問題,公司經營不下去了。后來,這個節目也中止了。
基本上,我們在創業初期的狀態就是,一群年輕人努力拼搏,勇于奮斗,對未來有夢想有熱情。但是創業是一件很實在的事,不經過長時間的累積是不可能的,我們熟悉的很多項目做的也還不錯,但要形容的話,我覺得還是差得太遠。
第四個階段就是在失敗中品味,開始做中公教育。
我本身學政治學行政管理,年就參加過很多次公務員考試,可以說我們那一代早一批對*公職考試有深刻理解的人。所以到年,我們就開始公務員考試培訓。經過年的發展,中公教育現在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,有考試培訓、高端技能培訓和兩家本科院校,兩家??圃盒?,兩家中小學,也就是教育板塊。同時還有圖書板塊,及*板塊。到目前為止一共有這大主要板塊,全國大概家分校,市值大概多*的情況。
以上就是我的四段個人經歷。
過去年,中公活下來的幾點思考
年代有一本著名的書《Successful habits companies》,探討了一家公司成功的法則到底是什么?;鶚I常青是活得好,基業長青是活得久。我們要活得久?還是要活得好?
尤其今年,倒閉潮、在線潮競爭亂象、OMO潮等大環境下,我們該怎么辦?我想說,“今年我們活下來是上天*的給予,活下去就是硬道理?!?/p>
下面是,過去年,我對于中公活下來的幾點思考。
*,老老實實在辦公室呆著。
我很少參加會議和活動,一年天,今年參加的會多不會超過個。因為我覺做企業重要是把內部做好。要扎扎實實的坐在辦公室,想方設法圍繞著企業發展去努力工作。
我天基本上沒什么休息。我一直信奉一句話“付出還遠遠不夠?!边@個時代誰都很聰明,人和人*的不同,智商雖有一點差異,主要還是付出。做教育培訓,要真正把所有內在的功力放在企業經營的內部,而不是混圈子,混人脈。
第二,認認真真解決企業問題。
企業管理方面,我特別推崇的有兩個人,一位是*界的德魯克,他對管理的理解,讓我很佩服。還有一位金石的創始人,我覺得他非常了不起。
管理就是解決過去、現在的以及未來的問題。你的戰略要圍繞企業面臨的*核心的矛盾和問題。一切發展要圍繞這些問題來推進。
管理是一個實驗,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,體驗不在于邏輯,而在于成果。*的就是成就,用結果和成就說話。想取得偉大的成就,就必須把企業管理得好。
扎扎實實坐在辦公室,扎扎實實解決企業所面臨的問題。我們如果一年工作天,一天個會議,解決個問題,一年就是個問題,年就是,個問題,年,,多......
大家覺得中公教育很光鮮,但我是創始人,作為團隊主要負責人,我會看到千瘡百孔,中公隨時會倒下,我每天如履薄冰,特別想把一天的個問題解決好。如果你每天解決個問題,堅持年,我相信再千瘡百孔的企業,也會更相對安全些。
所以我想告訴大家,好好解決自身問題,不要抱怨外界的東西,一切要看內部,內部就是根源,我覺得這個很核心。
第三,發自真心熱愛自己的學生,發心與天人合一。
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,做任何一件事情,我們的起心動念都是真心的,為了學生,這件事情無論一開始有多么的艱難,后的結果都是好的。
但是如果一件事情的初心,夾雜了很多功利的色彩,金錢和權力的考慮,這件事情別看一開始多么的順利,后結果都是很糟糕。
在一個企業,從負責人開始到下面,每一個人都能真心為學生好,我們會獲得的力量。有的時候很難解釋為什么?我在浙江上課的時候,大概多天不是在飛機上火車上,就是在上課路上。
年我們開了一個封閉班,要塊錢,學天,當時這是一筆巨款,學生們都希望得到*的輔導。而我們那個班上已經有很多學生,一個封閉班就有個學生,白天還有沖刺班的學生。而當時我們的老師很少,以我為主。我當時連續上了個小時的課,早上點講到晚上點,連續上了三天,沒睡覺,每天喝瓶咖啡。
我的這次教學經歷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我們要真心對學生好,愿意為我們的學生付出生命,去熱愛我們的學生,這才是我對你的真心。
第四,為學生打造*的產品與服務。
你就一定要為學生打造*的產品和服務。這里面的產品和服務,大家不能把它理解比較片面,我覺得從一個比較全面的產品和服務角度講,三分講三分學三分練,這是我們給學生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一個全過程。
作為創始人,一定要緊緊的把握這三點,*要有*的老師,第二要有*的客服,第三要有*的環境。
你要真的去思考怎么樣才能打造好的老師,我覺得有價值。*的客服很關鍵,老師盯學生學習這個是極為重要的,學習是雙向互動的,只有老師教學生聽不進去,學習*大打折扣。*的環境。比如說未來的小企業一定是純凈水,要有好的能力給他提供一個*的學習空間。
第五,專職的的機制化研發體系。
這年,我的體會是,當一家機構慢慢慢慢成長為一個區域性的機構,全國性的機構的時候,研發比老師還重要。
對于研發我認為有這么幾點。
*要專職研發老師,講課的老師做的,一定是碎片化很難體系的。
第二一定要有針對性,比如說事業單位,全國多個縣,多個*,每個縣的招考,事業單位的招考都是不一樣的。你要沒有一個幾千人的專職隊伍來針對性做研發,你不可能做好。
第三個就是機制化,我們的研發提前半年就啟動了,組織相關的老師研討制定規劃和方案,然后不斷的反復試驗,后得出初步的課程和內容,在這個基礎之去不斷的磨合,這套機制非常完整。
第四個要有體系化。無論是內在的體系和橫向的體系。
第六,以“立德樹人”為價值導向的企業文化。
企業做大必須靠文化,我們經常講企業管理三要素,文化、制度*和人才危機。
我覺得文化是重要的遺產,他會形成企業從上到下的一種特點。以立德樹人這種價值導向,建造自己的企業文化。
我特別希望企業家能上善若水,水利*物而不爭。我特別希望中公教育的老師能夠為了學生奉獻全部。特別希望我們中公教育老師背后的家庭能夠有善的精神。我也特別希望大家的精神去影響浮躁的社會,讓社會更加回歸本真,讓人性更加溫暖。我覺得用文化來我們的老師,讓他們做一個善良的人。
第七,一定要警惕資本,慎用資本。
坦誠講,資本的本性是高**,高*。而教育是一個慢的過程,核心是*老師的改變去影響人的改變,怎么可能一直維持、、的高*、高增長、高*,很難。所以作為教育從業者,我們對資本一定要有警惕性。如果被資本*,一定會走上暴利之路。
但是慎用不等于不用,資本仍然可以助力教育的發展。如果把資本放在研發上,放在老師培養上,工資水平穩步提高上,以及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硬件和軟件的環境上,資本就真正發揮了助力教育的作用。
我們如果把資本用到真正助力教育的地方,這就是資本對教育的*價值。千*別用錯,千*別打價格戰,打人才戰,打廣告戰,你會發現潮水褪去后,沒任何價值。
第八,教育從業者要*有兼濟天下的情懷。
我去過四川的一個扶貧點,很多小女孩十五六歲就要嫁人了。 當時有一個歲的女孩上小學二年級,一個歲的女孩子上小學一年級,和她們談未來,她們說想當醫生,想當老師,對自己未來依舊有想象。但他們太小了。
我們這些民辦教育的從業者,如果只把*養家當做人生的追求,那么*真的沒有希望,我們這些人,無論是民辦培訓教育的經營者,還是民辦教育的經營者,我們不僅要想民辦教育這件事,還要把對*和社會的責任當成我們企業的責任,*的民辦教育才有希望,*才更有希望。
到現在,我依舊考慮我為什么而活,這種簡單而強烈的感情支持著我的一生。我們是知識的傳遞者,知識傳遞著愛情的渴求、人類的苦難、痛徹肺腑的悲憫,我們的過去,我們的現在和我們的未來。
后我想說,*民辦培訓教育的昨天“雄關漫道真如鐵”,*民辦培訓教育的今天“而今邁步從頭越”,希望在我們這些民辦培訓教育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能“直掛云帆濟滄?!?。